宜信唐宁: 我们要期待更加光明的中国普惠金融实践

来源:     时间:2018-07-27 10:27     

  “从整个中国情况来看需要普惠金融,而且这几年以互联网金融代表的普惠金融的模式,是真真切切给中国的实体经济发展带来活力的。”在谈到近期互联网金融行业情绪的低落和波动,宜信公司创始人、CEO唐宁在近期的一次会议上向大家明确表示。

  十几年前,联合国提出“普惠金融”这一概念,意在推进金融机构有效、全方位地为社会所有阶层和群体提供金融服务。当时的中国,存在低收入群体相对更难获得基础金融服务的情况。

  正是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2006年5月,唐宁在北京创立了宜信,开始中国普惠金融的探索之路。唐宁说:“十二年前我们刚刚创业的时候,整个社会对于信用、对于征信体系等的认识其实是要弱得多。但我们对未来有着非常清晰的预判,我们坚持向市场表达‘人人有信用、信用有价值’,中国一定是信用社会,中国信用体系的建立迫在眉睫,并且最后一定会成功。现在整个征信体系也呼之欲出,我觉得这是我们对行业的重大贡献。”

  “信用方案”的提出,是中国普惠金融的“一扇窗”

  现在回过头去看,其实中国的普惠金融事业并非一帆风顺。如何用市场化的方式找到普惠金融可持续的发展模式,如何在各种丰富的金融场景中为各类不同群体提供了高效便捷、智能理性的普惠金融服务,成为摆在当时从业者面前的巨大难题。

  正如唐宁在多个场合强调的观点一样,宜信普惠对这个问题给出的答案是:中国社会、中国经济、中国金融体系一定是基于信用的,而且这种信用是有价值的,尽管这种价值在当时的中国还没有被充分释放。

  宜信普惠提出的“信用方案”,让以往尚未被传统金融机构充分释放的个人信用,在宜信普惠这里备受重视,更与普惠人群形成良性互动,引导这部分人群更加珍视自己的个人信用。

  宜信普惠一直在探索最适合中国普惠金融发展的道路上稳步前行。截至到目前,作为宜信旗下的普惠金融业务品牌,目前宜信普惠已覆盖了全国267个城市和20个省(直辖市),超过300万人受益。“在过去十二年,网贷以及相关的互联网金融、金融科技,服务了大量的传统金融体系不覆盖的群体,比如个人、小微、农户。这样的一个群体获取资金,对于实体经济发展来讲是莫大的帮助。过去传统银行由于各种原因是无法去覆盖这个人群的,网贷这个模式创新为他们打开了一扇窗,通过小额分散的方式,个人投资者也可以去帮助这些有小额资金需求的人,在资金来源方面是非常有益的补充。这也是普惠金融在中国的发展的一个重要突破。”唐宁补充说。

  百花齐放,中国普惠金融的下一个阶段已经到来

  行业认为,从普惠金融在中国的成长实践来看,当下已经到了一个下一个历史阶段。

  在7月18日举办的“责任?卓越”主题的“宜信2018年中管理会”上,唐总谈到了他的预见:“我今天的预见,除了网贷行业一定能好,一定有光明前景,一定大有可为,同时面向小微、面向三农的需求也同样前景可期,这是我关于中国普惠金融实践,关于当前网贷模式、行业前景的根本性判断。”

  唐宁认为,在借款方面,目前对个人金融的满足取得了较好的发展,但在小微、三农等领域,“十万级”、“百万级”的需求仍然没有得到很好满足,究其原因,是因为在过去的十几年里,小微企业的数字化水平不够高。举例来说,过去10年、20年,传统经济中成功的企业,像房地产、制造业等都是周期较短、现金流不错,有足够实物资产、厂房设备等,非常适合银行类为主导的投融资体系。但目前大多数企业都是创新驱动、科技驱动的,这种轻型企业没有实物资产,只有大量数据、品牌资产和创新模式,他们研发周期长相应的风险会更大。这就需要有新的投融资方式来解决企业成长中的资金获取等问题。

  中国金融在发生深刻的改变,会由银行为主的唯一的服务方式过渡到更加丰富多彩的行业选择。未来,以银行为主的传统金融会持续重要、持续引领,但是数字化普惠金融,以及以风险投资、私募股权为主的直接金融服务,会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在中国,普惠金融有着巨大的未被满足的需求,从事普惠金融的各类机构大有可为。”虽然对普惠金融在中国的实践充满信心,但回到互联网金融行业,唐宁也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在他看来,对于任何一家机构来说,对其所服务客群的深入洞察,对于金融风险、合规运营的敬畏之心,对于前沿科技的敏感善用,是需要打造的最为核心的能力,“更为重要的,是要坚持弯下腰来、趴在地上、把手弄脏的企业文化,这也是金融从业人士的初心和终极梦想,即通过自己的所知所学,所做作为,让资金这一稀缺的社会资源到达那些德才兼备有担当的个人和组织,从而创造更大的边际价值,让百业更好,让社会更好。”

编辑:小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