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着巩义市蜿蜒盘旋的山路,途中美景被一一收入眼底:山上园林硕果累累、一块块种植基地规范而又整齐、一座座新盖的楼房沐浴着阳光、一片片太阳能板如同鳞片覆盖山野……扶贫干部、爱心企业家、贫困户点缀其间,形成一幅诗意而又美丽的画卷,遍布期间的文物景点仿佛诉说着悠久的文化历史。
巩义市山区盘山公路
巩义市地处中原豫北。东有虎牢关,西有黑石关,北靠邙岭,南依嵩山,黄河、伊洛河从城北蜿蜒而过,形成两岸滩地,其余都是山地、丘陵。巩义是乡镇企业发源地,工业发展良好,是全国百强县。南北山区土地贫瘠,农业人口较少,居住分散,交通不便,但仍有许多贫困户散落其间。目前共有贫困户3265户8942人。这些因素决定着当地的扶贫工作不能简单流于形式。要想脱贫,必须有长期的攻坚信念。
巩义市东区文化广场
笔者随巩义市扶贫办主任马海山一行,深入山区,走进扶贫工作一线,与贫困户和党员干部面对面交流,一路上被诸多精准扶贫举措和事迹深深感染。
凿洞修路,打造民宿旅游
涉村镇,一个具有数百年历史的村庄,村民们住着窑洞,海拔1000多米。适逢周末,一个不算太大的广场上车水马龙,停满了周边城市来“石居部落”度假的市民,一孔孔废弃的窑洞重新焕发生机,接待着来自远方的游客。信步前行,院子里草木茂盛,生意盎然,保持着古朴的质感和年轻的活力。据介绍,这些窑洞已有120多年历史,经过招商引资,被精心打造成具有民族风情的星级民宿旅游项目。
涉村镇石居部落民宿旅游
而这一切的变化与优秀共产党员杨小周的辛勤付出分不开。这里因为是山地,恰好处于山脉断裂层,群众吃水难、行路难成了很大的问题,党支部书记杨小周带领全村党员、群众克难攻坚,建设美丽乡村,历时2年时间,凿通了912米的引水隧洞,兴建了引水工程,修筑了10多公里的村组干道和出村公路,彻底解决了世代困扰杨树沟人吃水难、行路难的问题,彻底挖去了阻碍该村发展的两个最大穷根。
杨小周带领村民凿洞修路
如今,不但当地群众生活便捷了,同时旅游项目也带动了村民的就业与创收。仅“石居部落”一期项目安排就业26人,人均月收入2000元以上;二期项目土地流转300余亩,打造成采摘、体验等观光区,使一些贫困户不但获得土地流转金,而且拥有稳定的工作,人均月收入4000元以上。
涉村镇花椒产业基地
此外,该镇启动农业观光综合体花椒基地项目,打造田园综合体,计划建设万亩花椒产业基地,将荒山充分利用起来,形成花椒产业生产链条,建成特色农业项目。预计,花椒产业发展成熟后每亩花椒纯收入6000元以上。一笔笔项目资金落实,一项项重大政策生根,让阳光照进了每个涉村镇村民的心里。
农业公园,致富不忘乡亲
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夹津口镇以生态旅游综合开发为依托,以生态农业、观光农业、高效农业为着力点,不断延伸农业产业链条,促进产业融合,制定了“N+扶贫”帮扶方案,坚持“一村一品,一户一业”,因地制宜调整种养结构发展高效农业,精准施策,带动贫困群众增收脱贫。
夹津口生态农业旅游综合体
孟良寨农业公园位于夹津口镇石井村西坡孟良寨,占地面积2600亩,因北宋杨家将孟良在此安营扎寨大败辽兵而得名。2018年以来,孟良寨农业公园积极响应中央“乡镇振兴”战略,在原有果树种植基础上,计划投资1.1亿元,打造集休闲农业、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发展乡村游。
孟良寨农业公园扶贫基地
孟良寨农业公园致富不忘乡亲,积极承担扶贫济困社会责任。一是流转土地增加农户土地收入的同时,创造就业岗位增加群众工资性收入,工程建设期用工100人,与周边20户贫困户签订就业协议,目前贫困户长期就业4人,短期就业7人,每天发放工资50元。二是承包集体荒山,村委荒置多年的荒山产生经济收入;三是积极发展扶贫带贫产业,两个占地1600平方米的蔬菜大棚,完成设计、土地整治,组织贫困户为政府机关、镇幼儿园、中小学等单位定点种植蔬菜,为贫困户脱贫创造稳定增收渠道,为夹津口镇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整村搬迁,创建和谐小区
古有愚公移山,今有“愚公”移村。能从生活了几代人的穷山沟里一下子住进了光明亮堂、设施齐全的小区楼房,米河镇村民感觉像做梦一样。山多地少,是山村的真实写照,村民们吃水要到很远的河里去挑,而且没有经过净化消毒,米河镇党委、政府在市扶贫办的统一部署下,把深度贫困村整体搬迁作为破解深度贫困的突破口,依托区位优势,大力实施招商引资项目,依托项目开发扩大资产收益。2016年以来,该镇先后引资400多亿元,实施正商西山小镇、明月文化养生小镇、嘉和观澜小镇三大土地开发项目,涉及13个村的整村搬迁。
米河镇整村搬迁安置房:明月小区
目前已完成赵岭、明月、刘源沟、小里河4个村的整村搬迁,需要安置贫困户96户274人,目前已经搬迁贫困户54户176人。项目建成后可使每个贫困户得到10万元左右的拆迁补偿款,住进人均35平米的安置房,同时可以得到人均每年1000至2000元的稳定收入。其中,明月村已经完成整村搬迁安置,256户群众住进了明月新村电梯楼房,用上了天然气,家家吃上了自来水,小区还配备了健身广场,生活质量实现质的飞跃。
米河镇项目鸟瞰图
在整村搬迁过程中,实施了土地流转、退耕还林、特色旅游项目。在明月村原址开发的文化养生小镇,已经为全村提供就业岗位100余个,其中安置贫困户3人就业,每人年增收近3万元。其中,该村贫困群众5户12人全部脱贫,每人每年还能得到2260元的项目开发收益。整村搬迁,使贫困户也都过上了城里人的生活,有村民开玩笑说,祖祖辈辈曾经生活的穷山洼再也不见了。
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养殖
小关镇南岭新村地少劳力不足,缺少产业支撑,是一个典型的贫困小山村。河南省省编办赵晓红驻村担任第一书记以后,考虑到实际情况,借用自己的信息优势,积极引进特色产业,动员十多贫困户采用了“短平快”的蜗牛养殖。村民沈玉荣家中,一间不足10平米的小房间里,养了几千只食用蜗牛,每年增收2万元。据沈玉荣介绍,自己年龄大,干不了体力活,几乎没有任何经济来源,眼看着要成为“废人”,赵书记引来的养殖项目几乎不费什么劳力,山上随处可见的青菜树叶以及枯草都可以成为蜗牛的养料,而且销路也不成问题。沈玉荣由衷地说:“自己这间房屋本来是废弃的杂货间,如今废物利用,成了聚宝盆。”
小关镇食用蜗牛养殖户沈玉荣
除此以外,镇上还成立了农业合作社,将村民自产的杂粮、腊肉、柿子醋、山果等特色农业产品放到互联网上销往外地,全方位打造区域特色品牌。
小关镇农业合作社
每当赵书记出现,村民们都异常热情,希望她能在南岭新村多做几年书记。赵晓红成为巩义市奋战在脱贫致富第一线党员干部的缩影,干部与村民们朝夕相处,有了一种难以割舍的情感。
批评表彰,带动贫困户积极性
走进河洛镇,笔者眼前一亮,村路干净整洁,到处是扶贫标语,尤其是一些举措将贫困户的积极性调动了起来。镇党委将贫困户召集起来,对他们的家庭卫生、个人形象、参与村公益事业及创业就业等项目进行量化打分,让村民们自我评比,相互监督,共同参与,对评上优秀的贫困户发放奖金和物质奖励,将这一措施落实到日常生活中。以往我们在别处看到的贫困户家中“脏乱差”的现象一扫而空,而且每个人都争先创优,精神面貌大为改观。
河洛镇干净街道
河洛镇英峪村的贫困户张天顺因患小儿麻痹症导致残疾,在市人大和镇村扶贫干部的帮助下,自主创业设立了加工点,由扶贫协会会员企业把原来外包的科学仪器包装箱让出一部分由张天顺加工生产,产品全部由会员企业收购。目前,张天顺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不仅实现年均10余万元的收入,而且带动本村1个贫困户到他的扶贫车间上班,月工资达2000元。贫困户脱贫带动贫困户,成为当地一则佳话。
河洛镇村民张天顺的包装箱加工厂
对于现在的转变,河洛镇村民张天顺说:“我们现在不但物质上脱了贫,思想观念上也发生了巨大变化,不但自身素质提高了,而且还能参与村委会的一些工作,感到无上光荣。”河洛镇党委介绍,下一步将以“产业带动”发展后劲,建设统一厂房,将小作坊全部迁移,到时候所有加工都将从小作坊向“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 “坐在门口晒太阳,等着政府送小康。”一些贫困户中的懒汉让帮扶人员头疼。可是在巩义市,近日市民网友却争相为一个身高不足60厘米的青年点赞,称他是“最帅水果哥”。
河洛镇“最帅水果哥”牛世权
这名男青年名叫牛世权,现年27岁,是河洛镇英峪村建档立卡贫困户的一名家庭成员。他的父亲现在建筑工地打零工,妹妹在郑州上大学,身材和他同样矮小的母亲在家务农。为了改变家庭窘境,自2015年开始,牛世权隔三差五就赶到位于巩义市东区的成院学院门口,自己摆了一个小小的水果摊,每个月给自家增加1千块钱左右的收入。 娃娃勤,爱死人。自从负责帮扶牛世权一家,孙维良就一直想着怎样帮他家提高收入。经过孙维良协调,成功学院为他开通了“绿色通道”,吴泽强院长亲自出面给他寻找摊位,门岗、环卫也给他“开绿灯”。2017年11月,小牛的水果摊入驻成功学院西校区,在停车棚旁边开张营业了。
牛世权为顾客挑选水果
得知牛世权的情况后,巩义的网友争相给他留言。网友称赞他,“小身体藏着大能量”,“水果摊上过出‘新鲜’人生”,“是个男人”,“给某些贫困户树了标杆”。巩义市人民电台称他作“最帅水果哥”。 牛世权说:“每天都有这么多的好人帮我,让我感受到了大家的温暖。我的个子很小,但这是先天性不足,我无法改变。但是我的梦想很大,我很努力,现在每个月收入3千多块,至少我不再给政府找麻烦、添累赘。”
文化扶贫,重塑人生价值
鲁庄镇南村文化底蕴深厚,村民热爱书画艺术,如今家家户户农民都拿起了毛笔颜料,屋内屋外到处是牡丹国画,但缺少大家共同交流的场所,一直处于自己发展的状态。市扶贫办知晓这个情况以后,投资60万建设了一排书画创作的展厅,同时成立了巩义市农民书画院,经常邀请外地书画名家免费为农民以及周边的中小学生进行艺术培训。
鲁庄镇农民书画院
村民王明柱身患小儿麻痹症,妻子智商低于常人,家庭负担都压到他一个人身上,如今他爱上了绘画,不但收入大为提高,而且还在第十二届海峡两岸书画名家作品展中荣获“银奖”,同时被吸纳为市美术家协会会员,俨然成了“文化人”,以前沉默寡言的他,现在逢人就开口笑。
农民画家王明柱获得银奖
还有73岁的贫困户杨春玲,年前,其残疾儿子因病去世,镇村干部知道后,经常去家里慰问,并动员她学画画,村里一有文艺活动就动员她参加。她逢人就讲:“是国家的好政策让我脱了贫,镇村干部待我亲人一样……”。
农民画家杨春玲现场创作
村里的书画创作引来了喜欢艺术的文化商人,他们除了把画放在互联网上销售之外,还开发了书画作品的衍生品,把牡丹印在了陶器、衣服、扇子上,随着一幅幅作品走入千家万户,鲁庄镇南村的村民,像栩栩如生的牡丹一样乐开了怀。
牡丹花画在盘子上
杨淑丽,鲁庄镇南村村三组村民,其家庭主要致贫原因是残疾(残疾二级),家里一共3口人,大女儿就读平顶山医学院(临场医学);二女儿鲁庄初中在校生,本人下肢瘫痪十几年。多年来杨淑丽从不抱怨,依靠自己的双手挣钱供养两个女儿上学,2016年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后,享受到了政府的各项补贴,两个女儿上学享受到了教育扶助雨露计划等政策。
杨淑丽种田路上
杨淑丽身残志坚,从不怕苦,自己2016年承包3.5亩葡萄地,承包12亩地种小麦、玉米,今年3月份又小额扶贫贷款2万元种植4亩核桃。每天早上3点多起床到葡萄地剪枝、疏果、除草。
杨淑丽采摘自己种植的葡萄
她说:“并不觉得贫困户是多么光荣的事情,现在政策这么好,总不能坐享其成等着别人给,别人给的始终没有自己劳动得来的踏实。”她还表示,现在信心很足,将来会不断扩大自己的种植面积,依托高效农业稳定脱贫。
阳光福利,与群众心贴心
“一枝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脱贫路上一个也不能落下。康店镇村民张宗建以前身体硬朗,有时还经常外出打工,但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一天不如一天,只好回到村里养老。由于子女太多,土地贫瘠、广种薄收,没有经济来源的他一下子变成了“贫困户”。为了帮助他脱贫,康店镇将他安置在爱心菜园“上班”,让他照料蔬菜,不但平时有一些工资补贴,而且所有的收获都归他支配。
康店镇的爱心菜园
像他这样的贫困户镇上有几十户,康店镇对他们开展技能培训,大力开发旅游项目出让15亩爱心菜园分配给贫困户,同时聘用无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在项目工地务工,让他们找回自信心,镇里到了收获季节以不低于市场价的价格进行收购,年户均收入5000元。
产业扶贫,打造光伏小镇
如果你见过戈壁滩上成排的太阳能光伏板并不是什么稀奇的事,但在中原地区,成千上万块光伏板满山都是,如同鱼鳞瓦片一样布满你的视野则很少见了。沿着弯弯曲曲的山地自行车赛道,阳光明媚,强劲的风猛撼着人的神经。笔者跟随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范谡进走进大峪沟镇,切切实实有了一种足以“震撼”的感受。
大峪沟镇的光伏产业
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大峪沟镇积极探索“光伏+扶贫+旅游”的路子,成功发展了光伏产业,建立了光伏脱贫模式。大峪沟镇与“十一科技”签约后,利用将军岭村2600多亩荒山荒坡,建设了年发电量4400万度的光伏项目,目前日发电量最高可达20万度,折合收入15.6万元。仅土地流转每年可为将军岭村集体带来35万元收益,为村民带来50余万元收益,提供近百个就业岗位。 同时,为破解土地紧缺难题,在310国道、乡村道路旁“种植”393棵光伏树,既美化了环境,又带来了收益,实现贫困户“屋顶上的银行”全覆盖,短短一年时间就脱贫120户323人。现在,上万棵拟栽植到农户房前屋后的光伏树正在规划中,未来的大峪沟镇将形成一个产业、文化、旅游功能兼备,生产、生活、生态相融合的光伏特色小镇。
精准扶贫,给群众一份满意的答卷
“贫困户”,曾是一个不太光彩的词,在某些地区,不少群众为了国家补贴而争当贫困户,甚至脱贫了也不脱帽子。然而,自从实施对脱贫的个人进行奖励和一系列优惠政策以后,这种情况在巩义市几乎要“绝迹”了。这项政策主要针对那些外出务工贫困户,其收入状况往往出现隐瞒、上报不实等状况。实行“脱贫奖励”后,如果在外月收入超过3000元,凭借工资条和银行卡记录,进行经济奖励,还在上学、看病、住房等方面进行优惠补贴。这样一来,虚报瞒报的状况大为减少。“对政府的帮扶我太满意了,现在就盼望着早日脱贫,当贫困户不光荣,脱贫了才光荣”成了很多贫困户的心声。 巩义市扶贫办马海山主任介绍:“此次精准扶贫,用我们袁三军书记的话讲:精准扶贫就像看中医一样,西医不除根,治标不治本。袁书记提出九个字‘把准脉、开好方、除穷根’,详细入户调查每家每户的实际困难,做到一村一方子,一户一方子,甚至一人一方子。”
精准扶贫结对帮扶协议
为了“把准脉”,巩义市大量扶贫干部经常深入一线,有的干部一天要走十几里山路,很晚才能回城,回城以后又要做工作记录,经常夜里凌晨睡觉。白天办公室寥寥无几,晚上办公楼灯火通明,在不降低工作标准和质量的情况下,加班加点成了扶贫干部的工作常态。 掌握、研究了第一手的贫困户资料,就要“开好方”。扶贫干部不但要研究贫困户的实际情况、贫困原因,对贫困户开出精准的“好方”,还要对自己的扶贫工作方法也要“开好方”。积极做到全市信息共享,对于落后的乡镇进行批评,优秀的乡镇鼓励表彰,同时基层工作之间责任到人,不再出现各自为战、重复劳动的局面。减少形式主义,无论是干部自查,还是走访群众,减少不必要的会议和接待,务实工作作风,将明白卡和宣传栏利用起来,也让群众监督干部。村民真正脱贫,才能发自内心感激党的好政策。
扶贫路上
同时,为了杜绝各乡镇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市扶贫办作为上级评估单位,经常突击检查,与被帮扶群众亲密交谈,询问扶贫干部的工作态度与进度,大大拉近了党和群众之间的关系。“自从国家深入开展扶贫工作以来,我每天都能见到扶贫干部的身影,干部不像干部像亲人,比我女儿还要关心我的生活……”70余岁的老人普兰英动情地拉着扶贫办副主任翟建红的手说。
在普兰英老人的小院里
对于巩义来说,这片热土承载着无数乡亲的期盼,尽管“战贫困”、“除穷根”征程不易,但让贫困户不再返贫,早日奔小康成了全市的内在动力。紧张而忙碌的两天采访,杨小周、沈玉荣、张天顺、王明柱、杨春玲、张宗建、杨淑丽、牛世权……,还有马海山、翟建红、赵晓红、范谡进……,脱贫户和扶贫干部们一个个鲜活的形象在我心目中树立了起来。通过走基层深入各偏远山区、跋山涉水采访各贫困户,拿到了第一手的素材,虽然累了点,但我从他们脸上看到了自信和希望,也看到了一份令党和人民满意的答卷。
巩义天河湾(黄河眺望处)
“言不可治者,未得其术也。”这是《黄帝内经•灵枢》首篇《九针十二原》中的一句话。离开巩义时,袁三军书记深有感触地讲:“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重要思想,从根本指引、重要依托、力量之源、基本框架、重要途径、核心要求、总体方略等不同角度,全面深刻阐明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重要意义和丰富内涵,既有重大的方法论意义,又具清晰的实操性价值,充分展示了习近平总书记对扶贫开发工作念兹在兹的人民情怀和历史担当。”(报道/王长征;通讯员/崔英龙;摄影/王晓林)
来源:人民网